發布時間:2020-11-05發布者:點擊次數:930
這些關于雪豹的小知識你聽過嗎?
能夠生活在海波較高的地方,雪豹為什么耐寒?因為雪豹的頭骨寬而短,頂部隆起擴大了鼻腔,因此能充分濕潤加熱高山上又干又冷的空氣,而且每次還能多吸點氧氣進去。雪豹的紅細胞較小,數量較多,提高了攜帶運輸氧氣的能力,是很有代表性的適應高海拔生活的生理變化。
高冷的雪豹堅持著小心謹慎的生活習性,只在12個國家給自己“辦了護照”: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在這12個國家的疆域中,薩彥山、杭愛山(古稱燕然山)、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喀喇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唐古拉山、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山就是雪豹的整個世界。
但是尋找雪豹的研究人員由于受地理、氣候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工作很難展開,這也導致全世界開展過雪豹調查覆蓋的區域小得可憐:中國境內調查覆蓋了約1.8%的雪豹棲息地,放眼全球,這個數字也不過只有2%覆蓋率。
Tip2
雪豹和高原生態系統有何關系?
雪豹被稱為高山生態系統的關鍵種和傘護種。雪豹通過對野生有蹄類的捕食達到對食草動物數量的控制,使它們的種群數量不至于超過草地的承載能力。
不僅如此,雪豹生活地域內的雪山、冰川也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數十億人口提供飲用水。保護雪豹棲息地,對于保護當地飲水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至關重要。然而,在雪豹研究和保護逐步發展的同時,雪豹“高冷”的棲息地正因為全球變暖在一點點縮小。
通過氣候變化和雪豹棲息地模型,研究者區分了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雪豹棲息地和在氣候變化中相對穩定的棲息地,后者可能會在幾十年后成為雪豹在全球變暖洪流中的諾亞方舟。
穩定的棲息地大約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主要由三大山系組成:阿爾泰山、祁連山、天山—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喀喇昆侖山山脈,占雪豹近期分布區的35%。
這些山系能夠在全球變暖中保持干旱和半干旱的氣候,防止森林和冰川擴張,因此能保留下高山草甸給雪豹和其他動物生活。
保護雪豹,就需要保護雪豹廣闊的棲息地,這同時保護了生活在高山生態系統的諸多野生動物和植物,因此雪豹保護對于維持高山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有著重要意義。
Tip3
今年的世界雪豹日,你可以關注什么?
為了讓更多公眾參與到了解和保護雪豹的行動中,日前騰訊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推出了名為“神秘雪豹在哪里”的微信小程序。小程序中,用戶可以了解雪豹的習性、進化史、研究保護歷程、同域動物、棲息地環境等科普知識。同時,可以通過有趣的互動小游戲扮演“巡護員”的角色,體驗一線保護者的工作。
在世界雪豹日當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宣布中國知名演員井柏然成為雪豹保護推廣大使,感謝他此前為倡導公眾保護雪豹作出的努力,希望他的行動和影響力能帶動更多人關注雪豹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7月,井柏然參與了WWF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雪豹保護影片。在5天的拍攝過程中,他與科研工作者、保護區巡護員、WWF工作人員一同體驗了巡護員在野外的工作。此次正式成為WWF雪豹保護推廣大使,井柏然表示:“希望能與更多年輕人一起關注雪豹、關注野生動物的保護,也希望大家力所能及地參與進來。
來源:中國環境報